我國冷鏈行業現狀令人擔憂
看似前景風光的冷鏈企業,其實有不少自己的“難言之隱”。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冷鏈企業透露,目前公司的冷庫一直處于虧損狀態,每年要虧100多萬元,只能靠其他物流業務來養活。有業內人士透露,歐美國家90%以上的食品靠冷鏈配送,而國內還不到50%。
杭州富日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志明說,因為看好冷鏈運輸的發展前景,公司在2008年就投入了2000多萬元打造了儲藏量為2萬噸的冷庫,但目前冷庫的利用率卻連一半都沒達到。“投資巨大,但生意卻跟不上,這讓很多冷鏈企業信心不高。”高志明表示。
在國內,許多食品企業不按規范溫度來運輸或保存食品,不僅可能讓消費者食用不健康,更讓杭州的許多冷鏈服務企業“有價無市”,生意慘淡。高志明透露,曾有一家外資超市提出中國部分食品不按規范運輸,存在安全隱患。“一些食品是需要全程冷鏈運輸,但有些食品生產商或超市為了節約成本,并沒有實現全程冷鏈運輸和保存,而這一‘惡習’也影響了一些超市。”
“冷鏈企業前幾年的投入基本都大于產出,要度過煎熬期才能開始盈利。”統冠物流總經理蔡文廣表示,目前公司多溫庫的利用率已經達到了90%,客戶也相對穩定。
同時蔡文廣強調,相對于普通物流基地,冷漣物流基地更需要耐得住寂寞,用心經營。“如果企業光做冷鏈物流配送,那只需要配備制冷車就可以了,反而容易掙錢,但如果要打造完整的冷鏈物流基地,就往往面臨虧本的困境,很大的原因則是業務太少了。”
“在杭州,能夠為食品企業提供完整化冷鏈服務的物流企業不會超過5家,要實現全冷鏈運輸,企業不僅需要技術能力,更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。”統冠物流總經理蔡文廣說,在冷鏈物流企業的成本投入中,人工、設備的購買、運輸等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
蔡文廣表示,除了要投入巨資建冷庫,制冷車的價格也不菲。“一般制冷車價格為16萬元/輛,但我們公司的這種要23萬元-26萬元/輛,差別就是車壁厚度相差了2厘米。”蔡文廣說,“我們的制冷車車壁厚度為10厘米,普通的只有8厘米。”
對于冷鏈物流的“身價”,杭州富日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志明給記者算了一筆明細賬:普通倉庫的造價約為400元/平方米,冷庫則要配備保溫系統,造價至少要2000元/平方米,而且冷庫需要花費高額的電費,1萬平方米的冷庫一個月的電費至少要20萬元。
同時,高志明表示,公司目前配有30多輛制冷車,每輛制冷車的容量為60立方米,都配有兩部發動機。
高志明粗略估計,冷鏈運輸的成本至少要比普通運輸高80%,但冷鏈物流的利潤只有20%左右,遠遠沒有它所擁有的身價那么高。同時高志明表示,企業要達到20%利潤的前提是冷庫的面積要100%利用起來。目前冷鏈倉儲局部過熱,攤子鋪得較大,但冷鏈運輸和冷鏈宅配卻受市場制約,依然跟不上,這導致了整個行業畸形發展,很多冷鏈企業處于虧損狀態。
- 相關文章:
冷藏水產品集裝箱冷鏈物流項目成功運行 (2015-7-15 22:1:36)
水產冷鏈物流發展滯后 是挑戰也是機遇 (2015-7-11 18:15:22)
制約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的瓶頸有哪些? (2015-6-23 18:13:29)
冷鏈企業如何實現冷鏈物流的跨越式發展? (2015-6-23 17:48:38)
我國冷鏈物流的未來規范標準 (2015-5-22 21:27:46)
探究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有何不足之處 (2015-5-5 20:11:19)
從冷鏈物流看食品農產品出口 (2015-4-21 16:43:9)
成都市冷鏈物流商會成立 (2015-4-2 19:57:55)
蘇寧“蘇鮮生”上線 全程冷鏈配送 (2015-3-11 11:58:56)
武陵山片區-抓好農產品冷鏈物流“最先一公里” (2015-3-11 11:50:43)
2015年冷鏈依然被國家重點關注 (2015-3-8 16:28:38)
2014年我國冷鏈物流呈現穩步上升發展趨勢 (2014-12-31 13:11:17)
- 留言列表: